在历史的长河中,我们常常听到“狗咬狗,一伤一残”的谚语。这话用在任何时代,甚至是最高权力的中心,也并不例外。在唐朝开元盛世之际,有两位显赫一时的丞相,他们分别是姚崇和张说。这两位丞相在治国理政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,常常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在朝堂上争论不休,声音高亢,眼眶通红,让人不禁为他们的争斗捏一把汗。为了赢得皇帝和百官的支持,他们甚至不惜让对方显得狼狈不堪,彼此之间的敌意如同火药桶一般,随时都有可能爆炸。他们心中对对方的怨恨,仿佛已燃尽了所有的仁义,恨不得对方能早日亡命天涯,只有这样,自己才能一展抱负。
然而,时光流逝,不久之后,身为左丞相的姚崇便因病重陷入了绝境,生命的终点仿佛就在眼前。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,他自然需要为自己的后代留下几分交代。姚崇深知皇帝在他去世后会派张说前来吊唁,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,尤其是在想到张说可能会对自己的家人出手时,他内心的恐慌愈演愈烈。他愁眉不展,泪水早已湿润了眼眶,若是死后张说真要对付他的家族,岂不是要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一切毁于一旦?
展开剩余67%姚崇的担忧也传递给了他的儿子们,刚失去父亲的他们,愈发感到心如刀绞。难道张说会让他们也随之陨落?面对如此危机,姚崇召开了最后一场家族会议,告诫每个儿子一个巧妙的应对之策。他十分清楚张说是个贪婪之人,因此吩咐儿子们在他死后,务必要献出家中所有的财物来取悦张说,特别是要让他自己选取喜欢的东西。他还企图通过张说的笔墨留下一篇赞美自己的碑文,愿望如能传达至皇帝和百姓,或许能够赢得些许同情,从而保护好他们的性命。
果不其然,姚崇不久后便离世,张说对于这个他一手制约的政敌的死讯感到如释重负。更让他没想到的是,皇帝竟然派他前来对姚崇进行吊唁。虽然心中并不愿意,他却也无法拒绝,只得勉强应承。当他踏入姚府时,眼前的珠宝璀璨夺目,令他目不暇接。此时,姚崇的长子不失时机地上前表达心意,称赞张说的文采冠绝当世,希望以家族财宝换得一篇美文,以纪念其父。张说听闻如此赞美,不禁得意洋洋,暗自思忖,这等佳事何尝不是他所期望之事?他立刻要求取来纸笔,写下了一篇极为出色的碑文,尽情表达对姚崇的赞誉。
谁曾想,第二天这篇碑文竟引起了皇帝的特别关注,夸奖张说的文笔,百姓们也纷纷称道,甚至传为佳话。张说这才恍若明白,他在无形中错失了对付姚崇之家族的最佳机会。即便日后出现什么事情,玄宗必定会第一个忌惮到他这位政敌如日中天的丞相身份。如今已经沦为赞美姚崇的作家,若再对他的家人出手,那再被百姓所指指点点,如何能再立于朝堂之上?这一切的转换实在让张说感到后悔无比,姚崇的家族因而得以保存性命,真可以称得上是被命运眷顾的奇迹!不得不说,姚丞相的智慧和隐忍,让人对他的传奇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敬畏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策略配资-配资软件app-今日配资-配资网哪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