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战国时期,战火纷飞,百家争鸣,是我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过渡时代。这一时期,尽管诸侯争霸,群雄割据,但秦国凭借独特的眼光和审时度势的策略,明确确立了统一的大方针,最终完成了历史上空前的“大一统”局面。然而,秦国在初期并不占绝对优势,七国间的微妙平衡导致谁也无法独自吞并其他国家,势力相对均衡,各国之间进入了一种僵持状态。
直到公元前270年,秦国的国力急剧增长,这时秦国开始采取了质子的制度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战略优势。楚考烈王就是秦国的质子之一,他在黄歇的帮助下登上了王位,并且最终还迎娶了黄歇怀孕的妻子。这一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典故,并衍生出了一则成语。
在战国时期,质子制度成为了各诸侯国用来制约对手的常见手段。质子的本意是指一个国家的王子被送往另一个国家担任质子,实际上充当着一种军事上的威慑力量。秦国的弱小时期,秦庄襄王异人就曾在赵国为质,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约束,秦国才不敢轻易向赵国发动战争。随着秦国逐渐强大,楚国也将其王子送至秦国作为质子,目的是为了限制楚国与齐国的结盟。
展开剩余81%到了公元前263年,楚顷襄王的健康急剧恶化,决定召回儿子芈完继承王位,但秦庄襄王果断拒绝了这一请求。若让芈完回到楚国,楚国国君去世后势必会陷入无人继位的困境,国内混乱,秦国可以乘机攻破楚国,因此秦庄襄王认为必须防止芈完归国。
得知儿子无法回国,顷襄王的病情加重。此时,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看出事态严重,认为如果芈完不能归国,楚国和楚国百姓必定陷入危机。于是他自告奋勇,请求顷襄王允许自己亲自前往秦国,亲自将芈完带回楚国。顷襄王批准了黄歇的请求,并为其配备了最精锐的护卫队,黄歇便踏上了出征之路。
黄歇到达秦国后,首先联系了楚国在秦国的商人们,借此联系到了芈完,并将救援的计划告知了他。然而,这一行动很快被秦庄襄王获悉,随即调集大批士兵,昼夜不停地围住了楚国的驿馆。芈完被严密监视,逃脱似乎变得几乎不可能。
不久之后,黄歇在秦国举办了一场楚国人的宴会,芈完也参加了。他身穿楚国王室的朝服,颇为引人注目。这场宴会举行了三天三夜,期间,秦国士兵时不时地透过门缝窥视,确实见到了芈完的身影。然而,当宴会结束时,芈完和黄歇竟然凭空消失了。秦国士兵立刻展开搜查,但始终没有找到他们的踪迹,紧急封锁了城门,但一切为时已晚。
事实上,黄歇早已精心策划,带了两套相同的王室朝服。他首先让芈完穿上朝服,装作露面来扰乱秦国的监视,而自己则带着真正的芈完悄悄从密道逃出。这个巧妙的计策,体现了黄歇的卓越智慧和决断力。
不久后,楚国顷襄王去世,芈完继位,成为了楚考烈王。考烈王心存感激,深知自己能够登上王位全赖黄歇的救命之恩,于是封黄歇为令尹,并赠送了十二个县作为重赏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考烈王也开始忧虑起一个问题,那就是自己没有继承人。无论是妃子还是王后,都没有生下子嗣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子嗣的事也许不算什么,但作为一国之君,没有继承人,王位将无法传承,这对考烈王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隐患。
考烈王于是开始从楚国各地召集年轻女子入宫,誓言要谁能为自己生下一子半女,便封为贵妃。尽管宫中女宠众多,考烈王依然没有获得一个合法继承人,这成为了他心头的一块巨石,焦虑愈发加剧。黄歇作为两任楚王的心腹,深知国君所面临的困境,但他并未能解决这一私人问题。
正当考烈王越来越焦虑之际,一位名叫赵园的赵国人找到了黄歇,并献上了自己的妹妹赵嫣,赵嫣乃是赵国著名的美人,眼如秋水,光彩动人。尽管黄歇是个名声显赫的君子,见到赵嫣的美貌也不禁心生倾慕,于是将她收为小妾。不久后,赵嫣怀孕,赵园提出了一个请求,希望黄歇将赵嫣献给楚考烈王。
黄歇开始时坚决拒绝,因为赵嫣不仅是自己的妻子,而且腹中还怀有自己的孩子。赵园却苦口劝说,指出一旦楚考烈王去世,若新君上台,黄歇是否还能保住如今的权力和地位?赵园的言辞打动了黄歇,他开始产生动摇。最终,在赵园的游说下,黄歇答应将赵嫣献给考烈王。
黄歇精心策划,买通了宫中的太医,隐瞒了赵嫣怀孕的事实。考烈王见到赵嫣时深感倾心,并坚信她所怀的是自己的骨肉。几个月后,赵嫣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,考烈王为此欣喜若狂,不仅大肆封赏赵家,还将孩子立为太子,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楚幽王。
然而,楚幽王登基后,黄歇原以为自己可以依靠这个新君的庇护,但事与愿违,赵家迅速积累了更强的权势。赵园为了确保自己的家族利益,决定彻底铲除黄歇的威胁。在一个冷酷的夜晚,赵园下令杀害了黄歇,将他永远埋葬在权谋的漩涡中。
黄歇的死,成为历史上一个冤屈的悲剧,他的命运也为后世流传下来,成为“无妄之灾”这一成语的来源,用以形容那些无缘无故降临的不幸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策略配资-配资软件app-今日配资-配资网哪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